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正覺里

 正 覺 里 特 色

特色一、正覺寺
本里於民國六十三年緣自六甲里劃分為正覺里,東有龍虎寺,南有鳳山宮(原延平小城隍廟),北有正覺寺,因正覺寺而得名。
正覺里1正覺里2
 
 
 
 
 
 
 
 
 
 
 
 
 
正覺寺緣起
  • 正覺寺位於台南市西門北路尾端,台南縣市交界之『柴頭港溪』橋南。
  • 現址於清朝乾隆三十七年三月,初建福德祠供奉土地公婆,同時建立地藏菩薩祠及將軍祠(陳永華將軍)但舊廟已廢,現存碑記於新建福德祠旁。
  • 正覺寺原初由『在家信眾』管理,禮請竹溪寺住持眼淨和尚監理,初奠正覺寺叢林規範。
  • 至民國五十九年五月聘『然妙和尚』為正覺寺第一任住持,由勇定法師、覺華法師輔助寺務承襲臨濟法脈。
  • 民國七十七年然妙和尚圓寂後,由覺華(會果)法師繼任住持。旋致力於弘法利生,廣結佛緣,這幾年信眾不斷激增。有感現有道場已不敷使用,故著手商議籌備擴建計劃。八十五年動土至九十年十二月完成,覺華長老深感應由下一代繼任發心推動佛教弘法文化。九十二年二月退任住持由上慧法師接承正覺寺第三代住持。內容

正覺里3正覺里4

 正覺寺宗旨
  • 舉辦弘法、佈教事項。
  • 舉辦佛教文化及教育事項。
  • 舉辦濟貧救災及協助地方建設等慈善公益事項。
  • 舉辦法會活動等事項。
 
 
特色二:四句聯巷 詩情又畫意
正覺里5
北區正覺里搭設竹製遮陽篷、張貼好言好語等將單調的小巷弄營造出新意象。
創意加巧思,北區正覺里將單調、無奇的小巷弄佈置出新意,分段搭設竹製遮陽篷、張貼好言好語等,最後還給了新名字—四句聯巷,為行經的人車帶來全新觀感與新意象。
正覺里屬於舊社區,巷弄狹小、腹地有限,捨棄一般常見的植栽綠美化做法,改以彩繪、搭竹製遮陽篷、張貼四句聯等方式,分段佈置三、四十公尺長的小巷弄,營造出全新視覺。
巷子最特別的地方在於「四句聯」,里民們收集各式台灣鄉土好言好語,再分門別類張貼,漫步小巷弄、仔細觀看這些四句聯,對先民的智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四句聯巷張貼的四句聯,大致可分為婚宴賀辭、天氣、勵志等大項,勵志的有「時時好心,時時好日」、天氣類的有「九月九降風」(意味九月起北風漸強,如同發情的公牛到處亂竄)等。
四句聯巷在巷弄前後兩端另營造出視覺意象,一端是童稚筆法的彩繪,另一端是簡易的盆栽綠化;社區的用心加巧思頗獲好評。
特色三:正覺活動中心
因活動中心位於邊陲地帶,造成許多居民不便參與社區活動,為了提高居民參與意願,94年開始巷道營造,由被動化為主動,以量血壓為藉口,在社區街頭巷尾設置血壓站;四年多的血壓服務,志工們已把它當成一種習慣,所有的活動都會跳開血壓站的時間,居民也很珍惜量血壓的時間,因為在量血壓的同時可以得到許多訊息,有了成功的第一步,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往前進;95年四句聯仔巷、96年巷道綠美化活動、97年好話一條街好花一條巷、98年的懷舊電影院,都得到居民們的肯定,凝聚了居民們的向心力,也提高了志工們的能力。
單調的巷道生活,經社區營造後,增加居民間的互動、認同感、榮譽感。
利用周遭資源,一點一滴累積,一步一腳印營造,文化與生活融合一起。
文化資源
1.社區歷史、發展沿革
正覺社區與正覺里區域一致於民國六十三年由六甲里劃分出,東有龍虎寺,南有鳳山宮(元延平小城隍廟),北有正覺寺,因正覺寺乃古蹟故取名正覺里、社區。正覺社區成立於民國七十年,第一屆陳三先生發起成立社區理事會,並選出陳三先生擔任理事長,民國八十年十二月由吳錦山先生發起改組為社區發展協會籌備會於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一日正式成立第一屆正覺社區發展會,由吳錦山先生當選第一屆理事長,民國八十三年起第二、三屆理事長由王慶元先生擔任理事長,民國八十七年起第四、五屆由盧明弘先生擔任理事長,民國九十一年第六屆由劉淑雯女士擔任理事長、民國九十三年起第七、八屆由盧明弘先生擔任理事長、第九屆由陳勝興先生擔任理事長,目前會員人數貳百壹拾參名,定期召開里、監事及會員大會,會務正常。本社區自成立至今宗旨不變,以社區發展工作推展為己任,創造祥和進步為目的。
2.社區內文化資產(建造物等-「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文
化景觀」)
正覺里6
 
 
 
 
 
 
 
 
 
 
 
 
 
三級古績,相傳於乾隆37年桂月,嘉慶君遊台灣時要過溪,因溪水大漲時發現小丘上有間土地公廟,遂向土地公祈求而如願的平安過溪;此廟宇除了供奉土地公外還有罕見的土地婆。 
 
3.社區內文化資產(文物、活動等-「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古物」)
正覺里7正覺里8正覺里9正覺里10
春聯DIY                元宵節                    母親節                  重陽節
 
4.宗教相關
 
正覺寺

鳳山宮

龍虎寺
 
 
 
 
 
 
 
 
正覺寺                                         鳳山宮                                    龍虎寺
 
3.自然資源
廢棄空地 居民享受種植蔬菜的樂趣
廢棄空地                                            居民享受種植蔬菜的樂趣
社區居民自行營造初步完成之景觀
社區居民自行營造初步完成之景觀-----
     94年與台南市社區營造協會合作相信正覺休閒農場將會有更好的成果
 
樹齡七十的老芒果樹休閒農場內的養蜂場清晨居民至農場打羽毛球運動
樹齡七十的老芒果樹                        休閒農場內的養蜂場                       清晨居民至農場打羽毛球運動
 
 
 
  這是一個化腐朽為神奇的營造,也是居民團結努力的成積單,一個廢棄的空地,不知需要多少物力、人力、財力,才可完成的目標,只因社區居民的渴望,里長和理事長,排除萬難,號召志工,幹部與志工的團結下,終於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廢土變黃金,如今這片土地上,早上有運動的人群,下午有遊樂的小朋友,還有隨時出現在菜園整理農作物的居民,偶而還可看見戶外教學的學生,更是目前社區辦戶外活動的最佳場所,每每有外賓來訪,必參觀之處,這就是我們的驕傲-生態休閒農場。
 
4.生產資源
     1.傳統產業
 
柑仔站榮豐芋冰行瑞香手工點心坊
柑仔站                                          榮豐芋冰行                                      瑞香手工點心坊
 
    
2.地區特色產業
社區才藝工作坊
社區才藝工作坊--由社區志工媽媽,透過社區班隊的學習,開發出社區產業。
 
5.景觀資源:
50年前的老建築,因應當時的交通工具(腳踏車、機車)規畫出許多4米寬的狹小巷弄,形成現今老社區的風貌,雖然比不上現今要求的交通、居住品質,但居民之間彼此累積50年來的人情、耆老的回憶、世代的認同,形成一股正覺特有的社區風情。
景觀資源1景觀資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