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成功里

 北區成功里特色

(一)     福安宮                                                                       
      鄭子寮地名由來,因部落鄭姓居多,因而稱為「鄭仔寮」,古時隸屬於外武定里鄭仔寮庄,日大正9年(1920)市街改正時,更名為「鄭子寮」。自台灣光復後地方自治開始,命名為「成功里」,以為紀念鄭成功開台整治的豐功偉業。民國91年(2002)鄭子寮行政區劃分為成功里與成德里,福安宮就坐落於成功里北安路陸橋附近。
 
福安宮草創於清代,主神中壇元帥為鄭氏先祖自大陸故鄉奉迎來台,最先以擲筊產生爐主的方式輪祀,直到日昭和12 年(1937)才創建磚牆紅瓦公厝供奉,並顏其額曰「福安宮」。民國76年(1987)因北安橋開闢,「福安宮」就剛好位於北安路陸橋下,因而拆除遷建至臨時行宮暫時供奉,民國93年(2005)「福安宮」動土重建,工程浩大,歷經5年才完工,並於民國98年(2009)農曆10月20舉行入火安座大典,廟宇巍峨堂皇。                         
成功里原名「鄭子寮」,係明末鄭成功開臺之時部將移居屯墾開發之地,舊部落姓「鄭」居多;自台灣光復後,地方自治開始,里行政之設置而引用「成功」為里名,具有紀念鄭成功開台整治豐功偉蹟之意義,近年來由於轄內大樓豪宅陸續遷入,居民日眾,以達成立新里之規定戶數,因此將自原轄內分立為二里,本里仍沿用「成功」之里名。                                    
本里東以西門路四段三七一號起至五三三巷與正覺里為鄰,西以中華北路二段鹽水溪與安南區遙遙相對,南以北安路一段與成德里為鄰,北以西門路四段五三三巷隔柴頭港溪與台南縣為界。全里面積0.二六四五平方公里,現有戶數一五八三戶,鄰數二六鄰,人口數男二四七六人,女二六三六人,合計五一一二人。
     本里地勢平坦,區域完整,除部分規劃為四處社區公園(福安、成功、北成、北安)外、商業區、豪華別墅住宅區俱以形成,社區美輪美奐。                                                                         
本里適合住家從事商業,居民大多從事工商業;轄內雖無農漁牧用地,但舊部落仍有居民從事農,漁業。
       本里轄內雖無學校機關之設立,惟立人國小、文元國小、民德國中亦離不遠,就學尚稱方便。本里經地方入熱心人士成立成功社區發展協會,辦理各項精神倫理活動;居民都信奉道教及佛教和基督教,轄內有一間道教廟宇『福安宮』提供民眾祭拜。
本里有里活動中心供辦理各項活動使用,位於北安路橋下。內有禮堂、會議室及圖書室各一間,並有卡拉OK歌唱設備,藉以提供里轄區民眾閒暇娛樂之用。
本里地區處南市、縣往來要道,交通便利,又近小北商圈,轄內住家環境幽美,未來繁榮可期。